2024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湘潭市湘潭市统计局 xttj.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4-10-28 10:02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八大行动”,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28.91亿元、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6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1.10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971.16亿元,增长2.9%。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农业小幅回升。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出笼家禽增长116.6%,水产品产量增长4.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1%,早稻产量下降2.0%,生猪出栏量下降2.8%。工业缓中趋稳。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虽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止住了1-2月以来逐月回落趋势,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排名全省前2。重点行业支撑有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84.4%、19.0%、10.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89.7%。服务业稳定增长。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0%,虽比上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纳入核算的8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3%。

  二、内需潜力逐步释放。“两新”政策效应显现。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4.9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重点消费品销售持续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7%、4.8%,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7个、21.0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在房地产新政带动下,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下降27.7%、31.3%,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13.3个、12.3个百分点。部分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在“嗨够湘潭”系列活动以及节假日消费带动下,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5%、12.2%、5.4%,增速较上半年分别提高9.0个、1.7个、7.3个百分点。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8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0.2%。

  三、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1%,高于规模工业增速28.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8%,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首款湘潭造新能源车吉利星愿上市,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034.5%。新兴服务业活力彰显。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4%,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绿色发电量合计7.95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的比重为8.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分别为78.9%、56.4%,同比分别提高0.7、2.4个百分点。网络消费持续壮大。限上法人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12.8%,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

  四、运行环境稳中向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20.08亿元,同比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3416.05亿元,同比增长5.9%。客货运输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公路客运量236.61万人,增长14.1%;公路货运量5142.86万吨,增长4.3%;水路客运量3.97万人,增长1.0%;水路货运量695.04万吨,增长2.3%。用电量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4.20亿千瓦时,增长6.1%。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3%,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物价温和上涨。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前三季度,CPI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全省第5位。其中城镇、农村分别增长4.9%、6.2%,分列全省第3、5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68,同比缩减0.0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态势,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第三产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不少挑战。下阶段,全市上下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力稳住市场预期,推动生产提质增效,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